摘要:2013年山东博物馆接收了一批捐赠文物,其中两件百褶衣裙为山东省内首次发现,为研究战国晚期的服饰、丝织品织造技术和手工业水平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衣裙长期在地下埋藏环境中受各种因素的腐蚀,已损毁严重,需进行必要的保护修复。本工作通过对其中一件多色拼接刺绣镶边百褶衣裙的目测观察和病害分析后,以针线法对织物进行修复。此外,还对衣裙的组织结构、刺绣纹饰以及形制进行分析研究。修复后的衣裙在山东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特展中展出,成为展览中难得一见的精美展品。
关键词:战国丝织品;保护修复;织物研究
1 引言
2013年山东博物馆接收了一批捐赠文物,出于山东临淄地区,后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专家鉴定,判定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批纺织品的年代为战国晚期。入馆时,文物叠压在一起,不能辨别数量与形制。经过后期揭展发现,有两件尺幅较大的衣裙,保存有较完整的幅边,并且丝线依然保持着较鲜艳的色彩。在此,主要介绍其中一件多色拼接刺绣镶边百褶衣裙的保护修复与研究。
2 衣裙概况及病害分析
2.1 保存现状
入藏时,衣裙与其他纺织品团裹在一起,无法辨识具体形貌。为便于观察,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揭展。(图1、2)
图1 衣裙入藏时状况 图2 衣裙揭展后状况
揭展后,测量该件织物残长约133cm,宽约72cm。残存衣裙最上端为黑褐相间的纵向条纹织物,主体由六片面料拼结而成,其中第一幅红色面料表面较完整,有少量残缺,褶皱处有断裂;第二幅褐色面料表面较完整,褶皱处有断裂;第三幅黄色面料中间有较大裂口;第四幅红色面料残缺四分之一,有污渍;第五幅褐色面料残缺较多;第六幅黄色面料仅残留边缘。六幅面料均为直裁,第一、二、三、四幅面料横向约有100个褶皱,每个褶皱宽度约2cm。六幅面料的组织结构均为平纹组织。衣裙两侧各有一条宽约3.5cm的幅边,幅边上有红黄两色线绣成的纹样。经过显微观察,幅边的经纬线经过压光处理,表面涂刷有黑色浆体。
2.2 病害及分析
揭展后对其进行拍照记录,并绘制病害图(图3)。通过观察,该文物中间部分纤维仍有一定强度,但已脆化,折痕处多有断裂,上端罗织物和第四、五、六幅有较多残缺和污染。幅边脆化粘连糟朽严重,碰触易碎。
图3 多色拼接刺绣镶边百褶衣裙病害图
3 衣裙的保护修复
山东地区出土和传世的战国时期纺织品较少,此次修复的多色拼接刺绣镶边百褶衣裙,虽然不完整,但织物面料尺幅较大,同时存在罗和平纹两种组织结构,并且有刺绣幅边,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守文物保护原则,即不改变原状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可识别原则、可逆性原则,使文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3.1 保护修复技术路线
根据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及对文物的观察与病害分析,确定以针线法修复此件文物。修复路线如图例所示:
3.2 修复材料的选择
修复材料主要包括背衬材料和缝补用线。背衬材料对文物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选择时要观察其强度,只要保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不低于所支撑的文物强度即可。由于此件文物为丝织物,平纹组织较多,所以,选择柔软度与文物相近的平纹真丝电力纺作为背衬。这件文物是多色拼接而成,市售的布料颜色无法满足需要,决定将白色电力纺分别染成与文物相近的红、褐、黄和黑四种颜色备用。缝补用线主要采用经过染色的生丝线,使缝补后的痕迹不影响织物的外观协调。
3.3 主要修复过程
3.3.1 加湿揭展
由于文物体积较大,没有合适的回潮设备,所以,决定利用保鲜膜、超声波加湿器等现有材料和工具自制回潮箱。在回潮箱内放入温湿度计,检测回潮箱内的温湿度,以便将箱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然后,将文物缓慢移入回潮箱,静置一段时间,使蒸汽缓慢地渗透进织物内部,文物逐渐适应回潮箱内的湿度环境,织物纤维开始软化(图4)。当织物到达一定潮湿状态后,保持回潮箱内湿度稳定,使用超声波加湿器对需揭展部位进行局部加湿回潮,使用自制的柔韧性竹签将粘连在一起的纺织品轻轻剥离。揭展过程中,对粘连在织物上的小片纺织品残件进行拍照,记录其粘连位置,并放入有机玻璃皿中保存。在此过程中,发现文物上有宽约2cm的有规律的褶皱,即使在粘连部位,也能看出明显的折痕,可判断衣裙上的褶皱应为特意制作,以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
图4 揭展衣裙过程
3.3.2 清理平整
经过揭展,文物的基本形状就已显现。由于文物变形严重,需对其进行平整处理。使用超声波加湿器对纤维变形部位进行平整,为防止蒸汽冷凝滴水,在喷雾口包裹双层纱布,可起到缓冲作用。根据折痕理顺褶皱,断裂破损处,仔细理顺散落的经纬线,达到经直纬平。平整过程中,同时用棉签对织物表面的污渍进行清理。当织物被初步平展后,在适当的部位压放有机玻璃片,利用其自重将潮湿的丝纤维压平,再缓慢降低恒湿箱中的湿度,让织物自然干燥,干燥后去除玻璃片,衣裙即达到平整状态。(图5)
图5 衣裙平整后状态
3.3.3 染色
(1)染料的选择
对于修复材料的染色,采用合成染料而不是天然植物染料,主要原因是植物染料不易获取,工艺比较复杂,制成的染料不易保存;植物染料的色牢度较差,易褪色,受潮后又会晕染[1],而合成染料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2)染色程序
① 水洗脱浆
将背衬材料与缝线放入盛有适量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约20分钟,降温后取出修复材料,用去离子水清洗,自然晾干,平整待用。
② 染色辅助剂选取
染色过程中主要使用以下辅助剂:无水硫酸钠(Na2SO4),用作蛋白质纤维的缓凝剂,使色彩分布均匀;冰醋酸(HAc),在蛋白质纤维的染色过程中,醋酸起到媒染剂的作用。这些化学辅助产品不会停留在与它们接触的纤维上,可以在操作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去除。
(3)染料配比
① 称量要染色材料在干燥条件下的净重。
② 准备染料溶液。精确测量染料的重量,按照染料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g:100ml配比染料溶液,其浓度为10g/L。
③ 根据配方计算染液需要的总体积(其比例是染色材料与去离子水的比为1g:40ml)。
④ 计算每种染液需要的溶液量。公式:材料干净重×染料的百分比(配方的说明)× 100(固定数值): 染料的浓度
⑤ 添加剂的量
配比添加剂,将添加剂按1g:10ml的比例溶于去离子水中。主要的添加剂有:无水硫酸钠和醋酸。
计算添加剂的溶液质量。
例如:硫酸钠的量=硫酸钠5%× 材料干净重×10(固定数值): 100(固定数值)
醋酸的量=醋酸3% × 材料干净重 × 10(固定数值): 100(固定数值)
(4)染色注意事项
① 染色溶液的总体积是所需水的体积、各种不同染料溶液的体积与添加剂的体积之和。
② 染色步骤是先加入需要的水量再加入染料的溶液,最后,放入拎干的要染色的材料。
③ 随着染色步骤的进行,需要不断地加入预加热的水来保持溶液总体积不变。(图6)
图6 染色实验
3.3.4 针线法修复
(1)幅边的修复
由于幅边的纤维脆化严重,为便于展览和保存过程中提拿,减少对幅边的牵拉,决定在其下面垫加颜色相近的衬布支撑。同时,为减少针线与幅边的摩擦,决定缝合幅边与衬布时使用两条缝线,一条在幅边最内侧与主体绢衔接的部位,一条在幅边的最外侧。幅边上涂刷有黑色浆体,坚挺易碎,在缝补时,需要先加湿回潮浆体,使其软化后再缝合。幅边的修复主要采用回针。(图7)
图7 缝补幅边与衬布后的效果
(2)罗织物的修复
第一幅面料上侧中间部位,残留部分黑色和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罗织物。根据与其同时收藏的另一件衣裙的残留罗织物式样推测,此件衣裙上的罗织物横向应该是盖过幅边,与衣裙的整幅宽度相同,纵向长度无法推测。由于其残边纱线松散,所以采用交叉针和锁边针进行固定,而衬布与第一幅面料和幅边衬布的缝合则主要使用回针。(图8)
图8 罗织物的修复
(3) 衣裙主体的修复
衣裙主体为百褶样式,经过平整后表面看不出裂痕,但折痕处多有破裂,如果在每处裂缝都加衬布,则会形成“打补丁”的外观,从而改变文物的整体效果,所以决定在文物破损和残缺严重的部位整体加衬,进行物理加固。最后,为便于展览和保管过程中提取织物,在第一层背衬下又整体缝补了第二层白色衬布,主要使用锁边针、回针、铺针、带针等针法。(图9)
图9 衣裙修复后状态
3.4 衣裙保存
平摊式保存法能使纺织品的纤维获得最大程度的舒展,减少外力对织物的挤压,是平面类纺织品文物保存的最佳方法。为了减少折叠对衣裙产生的危害,故选择平摊式保存。此外,为改善文物保存微环境,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为其制作RP保护袋,并在袋内放置相应的RP保护剂与氧气指示剂,然后平摊放入文物橱柜。
4 织物研究
4.1 衣裙的组织结构
第一幅面料:纵向约25cm,幅宽约65cm。经纬线均为红色丝线。平纹组织,经线:无捻,投影宽度0.09mm,40根/cm。纬线:无捻,投影宽度0.14mm,18根/cm。(图10)
第二幅面料:纵向约21cm,幅宽约65.7cm。经线为黄色,纬线为黑色。平纹组织,经线:无捻,投影宽度0.08mm,52根/cm。纬线:无捻,投影宽度0.13mm,20根/cm。(图11)
图10 第一幅面料组织结构 图11 第二幅面料组织结构
第三幅面料:纵向约24.7cm,幅宽约66cm。经纬线均为黄色。平纹组织,经线:无捻,投影宽度0.13mm,24根/cm。纬线:无捻,投影宽度0.16mm,18根/cm。(图12)
第四幅面料:纵向约27cm,幅宽约64.5cm。经纬线均为红色。平纹组织, 经线:无捻,投影宽度0.11mm,42根/cm。纬线:无捻,投影宽度0.13mm,22根/cm。(图13)
图12 第三幅面料组织结构 图13 第四幅面料组织结构
第五幅面料:纵向约22cm,横向残宽约27cm。经线为红色,纬线为黑色。平纹组织,经线:无捻,投影宽度0.07mm,54根/cm。纬线:无捻,投影宽度0.12mm,20根/cm。(图14)
第六幅面料: 经纬线均为黄色,平纹组织,经线:无捻,投影宽度0.11mm,24根/cm。纬线:无捻,投影宽度0.15mm,18根/cm。(图15)
图14 第五幅面料组织结构 图15 第六幅面料组织结构
幅边:左幅边残长约87cm,残宽:最宽处约3.5cm,最窄处约2cm;右幅边:残长约105cm,残宽:最宽处约3.5cm,最窄处约2cm。经线:无捻,投影宽度0.21mm,20根/cm;纬线:无捻,投影宽度0.21mm,20根/cm。平纹组织,经纬线经过碾压处理,上刷黑色浆体,使得织物硬挺(图16)。幅边上有红、黄两色丝线绣成的对称图案,单元纹样长约6.5cm,宽约3cm。(图17~19)
图16 幅边外观 图17 幅边刺绣局部
图18 幅边刺绣单元纹样
图19 幅边刺绣纹样图
罗织物:第一幅面料上侧中间部位,残留部分黑色和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织物,初步认定为三经绞罗。纬线为黑色,经线有黑、褐两色,在织物表面形成黑褐相间的经向条纹效果。经线:无捻,投影宽度0.07mm,130根/cm;纬线:无捻,投影宽度0.20mm,16根/cm。(图20、21)
图20 罗织物外观 图21 罗织物组织结构
4.2 衣裙的考释
裙是下裳。《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顾名思义,裙是用多幅面料裁制、拼缝的。此前考古发现的裙实物在马山一号楚墓中出现过,形状清楚的只有一件单裙。单裙的形状如图22所示,腰部较窄(181 cm),下摆较宽(200.5 cm),通长82 cm。裙面用8片面料拼成,正中两幅面料直裁,其余各片均斜裁。8片面料的宽度分别是:27、27、27.5、26、27、24、27、26 cm。腰部系带缝钉在裙腰上。下摆包有12.5 cm宽的大菱形纹锦缘,以增加下摆的重量,同时也使裙褶更为突出,显示出它的外形特点。这种裙子的腰围较大,穿着时依靠腰部的系带使一部分群面重迭起来[2]。
图22 马山一号楚墓发现的单裙形制图
曾侯乙墓编钟虡上的铜人所着的裙式似乎与在马山一号墓中发现的实物有些不同。编钟虡下层铜人身上的裙的左右侧各有一条边饰,似乎与群面的质料不相同,这是以往所未曾见过的裙式[3](图23)。
图23 曾侯乙墓编钟虡上的铜人所着的裙式
裙往往是与襦合用的。上述曾侯乙墓铜人上身着襦衣,下身着裙。裙的长度一般及脚背或稍高一些。一般情况下,上衣盖住裙的腰部。此次修复的多色拼接刺绣镶边百褶衣裙至少是六幅面料拼接而成,这与马山一号楚墓中发现的单裙类似,但每幅面料均有近百个褶皱,褶皱方向为裙料的纵向,拼接后的外观恰好是图22逆时针旋转90度的效果。通过对图23曾侯乙墓编钟虡上的铜人所着裙式和图24多色拼接刺绣镶边百褶衣裙复原图对比可知,两种裙的左右侧各有一条边饰,这个外观是相同的。此外两种裙式均有较多褶皱,显示出百褶裙的款式。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初步判断,山东博物馆收藏的多色拼接刺绣镶边百褶衣裙更接近曾侯乙墓编钟虡上的铜人所着的裙式。
图24 多色拼接刺绣镶边百褶衣裙复原图
5 总结
古代文献中多有齐国发达丝织业的相关记载,但由于环境因素,山东地区出土战国时期的丝织品较少,目前见诸报道的有山东临淄郎家庄东周一号墓出土的织物印痕。此次修复的多色拼接刺绣镶边百褶衣裙不仅尺幅大,而且制作精美,同一件文物上包含两种组织结构,幅边绣有精美图案,实属罕见,为研究山东地区战国晚期的服饰、丝织品织造技术和手工业水平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俐君. 辽代方胜蜂花飞雁锦袜的修复[J]. 文物保护考古科学,2002,14(1):41页.
[2] 彭浩. 《楚人的纺织与服饰》[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65页。
[3] 彭浩. 《楚人的纺织与服饰》[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