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河阳社区墓地出土一件满幅刺绣带有龙纹图案的袍服,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点,在出土的众多丝织品中显得格外特别。本文将对这件服装的相关信息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1. 外观描述
尺寸:通袖长208厘米,衣长143厘米,领宽12厘米,领高14厘米,下摆宽117厘米。
黄色,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片金缘,前后开裾,直身式袍。栓系扣绊5对,袍面上绣制不同姿态的五爪金龙、佛家八宝之法轮、宝伞、吉祥结、法螺、莲花、宝瓶、双鱼、宝盖;杂宝之犀角、珊瑚;吉祥纹之祥云、蝙蝠、牡丹、仙桃、卍字、平水、山崖等纹样。
2. 袍服的款式判断
这件袍服是直身式袍,窄袖加素接袖,前后开裾。清代对袍服的规制:直身式袍,男式袍中下部前后开裾,即从海水江崖中间的山崖处断开,女式袍中下部不开裾。男式袍的接袖为无花纹素接袖,即袖身以外又接了一段布料,再和马蹄袖连接,女式袍的接袖为有花纹接袖。另据黄能馥,陈娟娟两位先生在《中国龙袍》一书中的总结:“清朝的龙袍多为圆领、右衽、大襟,窄袖加素接袖(即综袖)、马蹄袖、四开裾(男式)长袍。”判断,这件刺绣龙纹图案的袍服应是男式所穿。
3. 袍服纹样的种类
清代龙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服装种类,它以纹样的装饰形式作为隐喻,传达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望地位以及世代荣华的祥瑞之兆。要达到这种功能必然不能简单摹写自然的原生态事物,需要将自然事物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抽象而又真实地表达纹样的装饰语言。
3.1 龙纹
《大清会典》中有“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尽管在名称上将龙、蟒划分得十分清楚,但在图像的反映上往往是不一致的。地位高的官吏照样可穿“五爪之蟒”,而一些贵戚得到特赏也可穿着“四爪之龙”。至于,何时为龙,何时为蟒。主要是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比较严格,龙被视为帝王的化身,除帝后及贵戚外,其他人不得“僭用”,所以,同样是一件五爪龙纹袍服,用于皇帝的可称为龙袍,而用于普通官吏时,只能叫蟒袍。这件袍服应是根据逝者身前某种极大的荣耀或卓越贡献,而得到皇帝赏赐所得,但是并没有剔除龙纹图案中的龙爪。袍服上绣制的龙纹皆为五爪,纹样应为五爪龙纹而非四爪蟒纹,所以这件服装才定名为绣金龙吉祥纹绫蟒袍。
龙纹在这件袍服上的布局为前胸、后背正龙各一、两肩正龙二、前后襟升龙各二、底襟升龙一、领前后小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为小行龙三、袖端小正龙二,共饰龙纹十六条。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见都是五条龙纹,一条龙纹绣制在里襟,数量上形成九条大型金龙的主纹饰。这与《易经》中提到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的九五之数正好吻合。象征古代帝王之位,九五之尊。
袍服上的龙纹有三种:其一是正面龙,特征是龙头平视正前方,与观察者正面对视,龙身盘绕火珠纹,似坐的姿态,一团威严,又称坐龙,象征天下太平,江山安定,为最尊贵的龙纹形象。其二是升龙,特征是龙头昂起向上,躯干向下,蜿蜒升腾,斜上方是火珠纹,龙纹位于坐龙的下方两侧,寓含拥戴之意。其三是行龙,特征是龙为侧身腾飞之态,似在追逐前方的火珠纹,极富活力,似动而非动又称游龙、走龙,其寓意为忠谨效命。
这些龙纹的形象不仅数量多,形体大,而且位置突出,龙须纷飘,双目怒睁、张牙舞爪、翻腾行坐、首尾相绕的布满袍服全身,不仅喻示皇权天授,神圣不可动摇,同时具有强烈的时代风格。
有学者整理过清代宫廷旧藏各时期服装中的龙纹特点:
顺治时期:龙纹仍有明代龙纹之遗风,龙眼溜圆有神,龙嘴张开较大,龙须较少,龙身粗壮有力。
康熙时期:正面龙,龙头上额宽大,下额窄且分成两瓣,中间内收,龙嘴似元宝形,鼻梁较小,鼻头小巧。
侧面龙,龙身细长,张口,龙发从龙颈绕一周向后飘。
雍正时期:正面龙,龙头逐渐拉长,脸为长方形,头顶由康熙时期的元宝形变成圆棱形,形成大肿骨形状,额头肌肉隆突,高鼻,眉须和上胡须浓密。
侧面龙,龙发散落在头部,鼻梁较宽,大肿鼻,嘴似猪嘴。
乾隆时期:正面龙,龙脸较长,眼大,有神气。鼻头宽而扁,发须往左右两边撇,而不是像雍正龙的发须竖立于额头正中。
侧面龙,鼻子较大,嘴大张。
嘉庆时期的龙纹与乾隆时期基本相似,但龙眼下垂,眉须和上胡须疏淡,在工艺上也较为粗糙。
道光以后龙纹变化较大,龙脸拉长,额头前扁平,眉毛竖立,舌尖上绕,龙眼较大。
光绪时期,龙脸较为瘦长,尖下额。龙眼较大但无生气,鼻头朱红,耳由筒状变为卷云状,髯须较短。
龙的躯干由体态健壮、翻转灵动向肥硕僵硬变化,逐渐失去神韵感。康熙时期龙的躯干三停九转,到了晚期则是二停六转。龙的四肢则由肥壮粗长向细短渐变。
清中期以前的龙爪比较有力度,仿佛抓着东西一般,呈现轮状。清中期以后,从嘉庆朝开始,龙爪前两趾分开,呈攀附状。晚清,龙爪基本伸直,显得绵软无力。[1]
根据图样观察,可以看出袍服的正面龙龙脸较长,高鼻,口为长方形,眼睛较大向外突出,胡须浓密往左右两边撇。侧面龙发须飘散在头后,鼻梁较宽,大肿鼻,嘴张较大。龙的躯干和四肢健壮、翻转灵活,龙爪伸张有力,呈现圆轮形。经过对比可初步判断,此龙纹特征大部分符合雍正、乾隆时期的正面龙和侧面龙特点。
3.2 吉祥纹
清代皇族极力推崇藏传佛教,故而在象征皇权至上的龙袍上也要体现佛家的护佑。这件袍服的纹样除了龙纹之外,还有象征幸福生活和长寿的诸多纹样。如八吉祥:又称佛教八宝,象征佛教威力的八种物像。八吉祥为法轮、宝伞、吉祥结、法螺、莲花、宝瓶、双鱼、宝盖。杂宝吉祥纹:以犀角、蝙蝠、卍字、寿桃、珊瑚、牡丹等构成图案,寓意吉祥。
海水江崖纹:又称八宝平水。在袍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被称为水脚。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山石一般位于袍服下摆的正中和两侧,寓意福山寿海,同时也隐含了“江山一统”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龙袍的海水可分为平水和立水两部分,平水在上,呈波浪形滚涌,有时还出现漩涡、浪花等。清代早期的平水较为复杂和写生,占的比例也较大。立水是平水下的部分,通常只是用五色作斜条,早期从无到有,较为弯曲,而且较低,到后期基本是直线,而且越来越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根据故宫织绣专家宗凤英总结,可以从龙袍下端的“平水”和“立水”判断袍服的时代风格:“清朝前期,龙袍没有立水,只有平水。随着年代越往后,立水越来越长。”
清早期的山崖通常比较写实,山体平缓倾斜,到乾隆时期前后,山崖变为水中岩石的效果,较为复杂透剔。乾隆晚期,山崖图像开始程式化,变为极为规矩的三个峰。
根据图样观察,这件袍服的海水中夹杂着海螺、宝瓶等佛教八宝,以及犀角、珊瑚、卍字、蝙蝠、牡丹等杂宝吉祥图案。海水只有平水没有立水。山崖分为中间高两边矮的3座山峰,山峰边缘有象征海浪拍击山崖而激起的翻滚浪花,山峰的外形比较规矩,有水中岩石的效果。据以上对比,可初步判断,海水江崖有清代乾隆时期的织造风格。
云纹:又名卿云、庆云。古时视为祥瑞的征兆,《瑞应图》释曰“庆云,非气非烟,五色缤纷,五色云出,天下太平。” [2]清代龙袍上的云纹,多为五彩祥云,以四合云和如意云为主。除了单独使用外,亦和龙纹、蝙蝠纹、八宝纹及卍字纹结合成纹样,如云纹与蝙蝠纹结合运用寓意福运。
清早期的云纹有不少沿用明代的风格。康熙时喜用骨朵云,但云尾都出尖,有时也有四合如意连云。雍正时期的云比明代更像真正的骨朵,但云尾不出尖。乾隆时期的骨朵云变得细长,色彩有晕色。它在结构上更为自由,在造型上不太规则,喜欢过多的弯曲,不像前期的丰满圆润,与龙凤等主题纹样配合上喜欢叠压,而不是去适合主题纹样剩余的空间。道光时期的云形较圆,俗称烧饼云。这一云纹影响后代甚多,到同治光绪时,云纹更呆板,通身遍布,但绝无灵动之感。
清代的龙袍中,蝙蝠纹常与卍字和寿字相伴,表示“福寿万代”或“长寿万福”等含义。清代各个时期织绣的蝙蝠有不同特点。康熙时期的蝙蝠肚子两头尖似枣核,翅膀细长,翅膀与嘴处有髭须;雍正时期的蝙蝠翅膀是花翅膀;乾隆时期的蝙蝠肚子呈椭圆形,翅膀较短;嘉庆以后的蝙蝠变化较大,肚大,圆形、翅膀短,无生气。[3]
根据图样观察,这件袍服上的云纹像骨朵,比较圆润,弯曲多,没有出尖,多呈现两朵以上的云形成的连云,组成多个如意云头,除填充主题纹样的剩余空间外,与龙纹存在较多的叠压关系。蝙蝠的肚子呈椭圆形,翅膀较短,翅膀的幅宽大。从图样中还可以看出蝙蝠纹、卐字纹与部分云纹的颜色偏暗偏深,可能没有完全褪掉颜色,推测原先应是有鲜艳的色彩。据此,可初步判断,云纹、蝙蝠纹更接近雍正和乾隆时期的特征。
通过对袍服的龙纹、海水江崖、云纹、蝙蝠纹的外形特征与清代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对比,可以推断,这件服装的织造年代,大约在清朝乾隆时期。
清代龙袍纹样是表现清代帝王统治观念的特定符号,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形式美的法则。这些纹样是有组织规律的,存在着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多种艺术形式。
4. 精湛的刺绣技法
清代龙袍纹样以其繁缛华丽的装饰之美传达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文化。就制作方式而言,龙袍纹样可分为机织纹样和刺绣纹样。机织纹样是通过机织表现的图案形式,刺绣纹样则需手工艺人根据设计构思直接在织物上进行刺绣,都有很高的艺术和人文价值。[4]
这件袍服的大部分颜色虽然已褪去,但满幅的刺绣纹样仍然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美感。刺绣种类主要包括平金绣、套针、绕针(打籽绣)、缉线绣、滚针等。
使用平金绣的地方主要是袍服全身的大小十六条龙纹图样。
平金绣又称钉金绣,是用捻金线单根或双根盘围出花纹轮廓,用彩色丝线钉固。清代捻金线有赤圆金、紫赤圆金、浅圆金三种。用这些不同色彩的金线以不同色彩的丝线钉固,能显现色彩的微妙变化。[5]
这件袍服在龙纹底下铺垫一层绣线,再在其上用平金绣法钉出纹样,这样可以使龙的图案产生浮雕感,其外观由于金线盘旋方向的不同,从而展示出皇家的一种富丽堂皇,使得不同形态的龙纹辗转身姿,栩栩如生。
海浪、连云、蝙蝠、杂宝、火珠、山崖等纹样使用的是套针。套针是将不同深浅的色线,劈成四五根绒来绣,前皮和后皮穿插套接(按照花纹分层绣制,每一层称为一皮),使色彩深浅自然调和过渡的刺绣针法。这种针法在欣赏性画绣中极为重要。
根据纹样外观的要求,这件服装运用了平套(即单套针)、散套(包括双套针)和集套三种。
(1)平套(单套针)。平套是根据纹样分皮绣制,针脚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第一皮用齐针起边,绣第二皮时开始用套针,绣于第一皮的约3/4处。两针之间留出一空针的间距。第三皮绣于第二皮的3/4处,两针之间同样留出一空针的间距,以下类推,绣至尽头处,以齐针出边。
(2)散套。散套针的主要特点是等长线条,参差排列,皮皮相叠,针针相嵌。由于用线更细(将一根全丝分劈成八九根绒),线条排列比较灵活,丝理转折自如,绣面细致,能生动地表现纹样的自然姿态。散套针第一皮外缘整齐,内长短参差;参差距离是线条本身长度的1/5左右,排针紧密。第二皮是套,线条等长参差,每间隔一针排列,线条要罩过出边的4/5左右。第三皮线条与第二皮相同,嵌入第二皮线条之间,与第一皮相压,照此类推。最后一皮外边绣齐,排列紧密。
(3)集套。集套是绣圆形的针法,第一皮外缘整齐,内长短参差,再以等长线条参差分皮顺序进行。后皮线条嵌入前皮线条中间,衔接着前皮的末尾,每条线都对准圆心。在近圆心处做藏针,每隔三针藏一短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最后一皮针迹集中于圆心。
这件袍服除了平金绣外,最具特点的是牡丹和大部分吉祥八宝纹样使用了绕针中的打籽绣,外观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打籽绣是用针引丝线出面料之后,把线在针尖靠近面料上绕线一周,在距原起针处两根纱的地方下针,钉住线圈把线拉紧,即打成一个“籽”。绣时抽线用力均匀,结出来的籽大小匀称。纹样使用的是露地打籽的方式,将粗细不同的色线结成大小不一的籽状,粗打籽的形状像一粒粒小珠,突出于面料;细打籽有绒圈感。运用退晕色表现出花纹质感。
勾边则用缉线绣的方式单独刺绣。缉线绣又称钉线绣,是清代京绣的一种。纹样的勾边是以一根较细的丝线作线芯,外用较粗的双股强捻合线盘缠,均匀地间隔露出芯线,使线表呈串珠状颗粒的龙抱柱线。这类专用的线按画稿的花纹回旋排满成形体或作为花纹的轮廓线,同时以同色丝线把它钉牢,钉针距离3〜5毫米,上下两排的钉线均匀错开。绣纹有浓厚的装饰趣味。
飘逸的龙须使用的则是滚针,两线紧㧙,连成曲线条纹,使线条自由转折。绣法依纹样前起后落,针针相㧙,线长约3毫米,转折处略短。绣完第一针后,第二针在第一针的1/2处落针,使针迹藏在第一针之下。第三针落在第二针的1/2处,紧接第一针线条的末尾。以此类推。
清代宫廷服饰衣料的生产大多来自江南三织造,即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极少部分由京内织染局织造。江宁善于织金妆彩以及倭缎、神帛的织造;苏州的缂丝、刺绣工艺最精;湖丝的品质最为优良,如绫、罗、纺、绉、绸等多由杭州织造。根据这件袍服纹样的刺绣精细程度推断,可能为苏州织造局生产。
清代龙袍的材料一般分为3种:缎、纱和缂丝。经过面料纤维组织结构观察,发现这件龙纹袍服的面料组织却是两上一下左斜纹绫,这也是有别于一般龙纹袍的一个显著特点。
5. 结语
根据以上对比判断,可初步认为,此件做工精细的袍服是一件男式龙纹袍,其织造年代大约在雍正后期至乾隆中期。
清代龙袍是清代宫廷服装最具代表性的服装之一,纹样的织绣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巧妙的运用了多样统一的法则,虚与实、聚与散、大与小、疏与密的对比,营造出富于辩证变化且又和谐始终、回味无穷的绝妙境界。纹样图案与刺绣技法的有机结合,巧夺天工,浑然一体,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折射出中华服饰文化的辉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