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一、项目概况
青岛市博物馆是集历史、艺术、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创建于1965年(图1-1)。馆藏文物24万余件,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青铜器、玉器、钱币、甲骨、竹木牙角器等30余个门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研究价值。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力量及必要的经费,目前这批文物大部分还没有得到有效保护。2014年2月,青岛市博物馆邀请山东博物馆相关专家,从馆藏千余件金属类文物中筛选出292件具有代表性并亟待修复的器物,编制了《青岛市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2015年4月,该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
青岛市博物馆外景
根据山东省文物局关于要求各地可移动文物的方案编制、项目资金申报、修复和预防性保护具体实施工作将由中心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监督,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统一规划实施全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2016年2月18日,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与青岛市博物馆签订了《青岛市博物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委托协议,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负责项目实施。
二、工作实施
项目实施工作由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负责,青岛市博物馆、山东文保文物修复技术有限公司参与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地点在济南、青岛两地。该项目涉及的一、二级文物在青岛市博物馆修复,三级文物需要运输到济南修复。项目组租用了银行运钞车并配备防护人员,保证文物运输安全。
文物点交 文物押运
项目组问题讨论
项目自2016年8月开始启动实施,完成相关物资购置、人员安排等工作。
2016年9月,完成文物保护修复前期档案建立,相关重要样品分析检测工作。
XRF分析检测 锈蚀物取样
2016年10月-11月,完成部分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工作,并组织召开项目中期论证评审会议。
中期评审文物展示 现场考察
项目中期评审会议
2016年11月-2017年5月,主要完成全部金属文物清理、清洗、除锈、缓蚀、稳定性检查、文物本体修复等工作。
2017年6月,整理、完善保护修复记录档案,撰写保护修复报告。
2017年7月,组织召开本项目结项专家验收会议。
三、文物基本情况
文物级别
|
总数量
(件套)
|
濒危数量
|
严重数量
|
中度数量
|
微损数量
|
一级
|
1
|
0
|
1
|
0
|
0
|
二级
|
65
|
1
|
13
|
38
|
13
|
三级
|
226
|
5
|
43
|
113
|
65
|
合计
|
292
|
6
|
57
|
151
|
78
|
四、项目结项验收
专家现场考察
专家现场考察
项目结项验收会议
五、保护修复实例
文物名称
|
兽面纹青铜盉
|
文物登录号
|
17800
|
收藏单位
|
青岛市博物馆
|
文物时代
|
商
|
文物来源
|
馆藏
|
文物级别
|
三级
|
文物材质
|
青铜
|
文物分类号
|
|
保护修复单位
|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青岛市博物馆
|
修复前
|
修复后
|
文物名称
|
兽面纹铜壶
|
文物登录号
|
17636
|
收藏单位
|
青岛市博物馆
|
文物时代
|
商
|
文物来源
|
拣选
|
文物级别
|
二级
|
文物材质
|
青铜
|
文物分类号
|
|
保护修复单位
|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青岛市博物馆
|
修复前
|
修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