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一.项目概况
2014年2月,沂源博物馆邀请国家博物馆相关专家,从馆藏千余件金属类文物中筛选出183件具有代表性并亟待修复的器物,编制了《山东沂源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2015年4月,该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该项目由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负责实施管理。
沂源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方案涉及文物共计183件(套),经项目组仔细研究,对其中部分修复价值较低或是无修复依据的文物进行了调换,项目共修复金属器189件(套),其中青铜器149件(套),铁器40件。所修复文物大部分来自沂源东安故城和姑子坪遗址两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12月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沂源县博物馆联合成立了该项目保护修复工作组,启动该项目。
本项目实施严格遵守批复方案要求,采取成熟手段对这批珍贵金属文物进行科学保护修复,最终效果达到保管、陈列和研究要求。
二、项目实施
该项目自2015年12月开始实施。前期经过项目组人员共同探索、交流,每个技术环节已经成熟,工作人员配合默切,方法基本得当,项目实施进度如下:
2015年12月-2016年5月,完成了项目中121件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
2016年5月21-22日,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邀请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陕西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院等单位的七名文物保护专家,召开了《山东沂源县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中期论证会,与会专家先后考察了沂源县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沂源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成果展,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并形成了专家意见。
a考察修复室 b 项目成果展
2016年6-2017年3月,完成全部金属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完善保护修复档案,撰写保护修复报告。
2017年4月14-15日,邀请专家召开该项目终期评审会议,完成项目结项。
三、文物情况
项目涉及的189件金属文物,病害种类繁多且部分器物病害情况严重,依照其病害程度划分:重度86件,中度45件,轻度58件。
主要病害类型有:
青铜器:破碎、断裂、变形、残缺、矿化、点腐蚀、瘤状物、不当修复。
铁器:全面腐蚀、断裂、变形、残缺、矿化。
四、保护修复示例
沂源县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信息卡
文物名称
|
铜舟
|
文物登录号
|
1-330
|
收藏单位
|
沂源县博物馆
|
文物时代
|
春秋
|
文物来源
|
考古发掘
|
文物级别
|
未定级
|
文物材质
|
青铜
|
方案设计单位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保护修复单位
|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沂源县博物馆
|
主要修复内容
|
清理表面硬结物,加热整形、焊接补配、封护、做旧
|
保护修复前照片
|
保护修复后照片
|
沂源县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信息卡
文物名称
|
青铜敦
|
文物登录号
|
1-159
|
收藏单位
|
沂源县博物馆
|
文物时代
|
战国
|
文物来源
|
收集
|
文物级别
|
未定级
|
文物材质
|
青铜
|
方案设计单位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保护修复单位
|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沂源县博物馆
|
主要修复内容
|
拆解,整形,焊锡焊接,铜皮补配,做旧
|
保护修复前照片
|
保护修复后照片
|